首页 > 教育

马来西亚7所公立大学了解一下!

走进大马
2020-06-01 13:00:00


  1. 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 - UM)

  学校成立于1905 年,坐落在首都吉隆坡,占地面积 4500 多亩。马来亚大学是一所文科、理科和医学兼有的综合类大学,也是马来西亚教学和科研实力最为雄厚的大学,曾经世界排名在第 89 位。

  马来亚大学在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建筑学、商科、酒店管理、艺术设计等领域,具有亚洲领先水平 。

  校徽的意义:

  i. 一串棕榈叶象征着当纸张尚未传入此区域时,马来民族所用的书籍。

  ii.木槿花代表着马来西亚人民。

  iii.三只老虎代表着马来西亚的各民族,同时也代表在大学内三大群人员,即学术人员、学生及普通职员。

  iv.蓝色象征着把东马及西马联系起来的海洋。

  2.马来西亚理工大学(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of Malaysia- UTM)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of Malaysia- UTM )是马来西亚最著名的国立大学之一(马来西亚排名第 5 位,世界排名 356 )。大学主校区位于马来西亚西马南端的 Johor (柔佛州新山市) , 占地面积 1177 公顷,另外在吉隆坡市中心还有一个校区(研究生院,全亚洲排名第 8 位),占地面积 18 公顷。

  在追求卓越学术的过程中,正如在积累和传播知识方面所作的贡献一样,理工大学发挥着引导研究的作用。 理工大学在全球著名高校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学科设置覆盖电机工程、化工与自然资源工程、环境建设、民用工程、医学工程、综合科学、管理与人力资源发展、教育、地理信息科学与工程等领域。如今理工大学在亚洲排名前 30 位。

  理工大学是一所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积极倡导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研究课题,也在努力把大学建设成为“世界级大学”。另外,大学也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近几年,大学的科研人员屡次获得国际奖项,如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新技术和产品发明展(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创意 - 发明 - 新产品国际展( 2003 和 2004 )、发明和新产品博览会( 2002 和 2004 )、 2004 英国发明展、汉城国际发明展( 2002 和 2004 )中都曾获得多种国际大奖和其它数项本国奖项。

  3.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 ,简称 UPM/ 博大)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 ,简称 UPM/ 博大),始建于 1931 年,是马来西亚五所研究性大学之一,也是马来西亚规模最大、在校人数最多的大学(约有 5 万余人)。

  博大坐落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附近高科技园区,占地面积 1103 公顷,距离吉隆坡仅 25 公里,在马来西亚的硅谷、马来西亚国内外科研机构、马来西亚新政府管理中心 PURTRA JAYA 以及马来西亚职业发展培训中心和大学的中心地带。所处地区位于马来西亚多媒体超级走廊,是马来西亚政府的唯一促使国家科技的发展计划 MSC 。

  1973 年, UPM 与马来亚大学农业系合并成为马来西亚农业大学, 1999 年正式改名为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并在马来西亚砂捞越设有分校。博特拉大学地理位置优越,作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大学之一,博特拉大学也是在全马促进有经验和熟练的人力资本增长的关键学校,并高度致力于有效地制定教学战略,科研,创新和专业服务的创新实践。

  博特拉大学在教育和研究领域拥有卓越且历史悠久的口碑,是一所在国际学术领域倍受认可的马来西亚顶尖的国立大学。 2013 年博特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得了 AACSB 顶级商学院认证标志着马来西亚诞生了首个世界级商学院,其学术水平广受世界认可。 2016 年 QS 亚洲大学排名 49 ,2016⁄17博特拉大学 QS 世界排名 270 ,农林业排名世界前 100 。 2017/18QS 位列世界 229 位,亚洲 36 位。

  4.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 (University Sains Malaysia - USM)

  校园规模庞大、环境优美,被誉为亚洲的花园大学。共有 3 个校区组成,主校区(也叫 Minden 校区)和工程学校区分别位于槟城岛和槟城的大陆部分,第 3 个校区是医学院、牙科和保健学院,位于马来西亚东部海岸的吉兰丹。在第 9 个马来西亚国家计划中,大学还将在学校附近建立研究院,其中分子医学研究所是 2005 年首批建造的研究所之一。

  理科大学是马来西亚公认的三所研究性大学之一,这和它成为世界级高等学府的远景目标相一致。随着研究和发展机制的实施,以及高质量的教职员工和优秀人力资源的支持,理科大学承担着越来越多世界级的研究项目,在过去的 10 年中理科大学得到过无数的国际奖励和奖项。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是马来西亚政府建立的第二所公立大学,成立于 1969 年 7 月。校园规模庞大、环境优美,被誉为亚洲的花园大学。共有 3 个校区组成,主校区(也叫 Minden 校区)和工程学校区分别位于槟城岛和槟城的大陆部分,第 3 个校区是医学院、牙科和保健学院,位于马来西亚东部海岸的吉兰丹。在第 9 个马来西亚国家计划中,大学还将在学校附近建立研究院,其中分子医学研究所是 2005 年首批建造的研究所之一。

  5.马来西亚国立大学(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 - UKM)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是马来西亚五所研究性大学之一,于 2011 年经马来西亚国家议会批准更名为马来西亚国立大学(马来文: 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 英文: National University of Malaysia ,简称 UKM/ 国大)成立于 1970 年,是马来西亚第三所公立大学。

  国大有两个校区,总校坐落于雪兰莪州万宜新镇(Bandar Baru Bangi) ,离吉隆坡市区约 35 公里,占地面积 1 , 096 公顷( 16 , 440 亩),分校坐落在吉隆坡市区,占地 19.9 公顷,而其大学医院和教学医院,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医疗中心(PPUKM/UKMMC) 则位于蕉赖地区。

  国大的在校学生约 27 , 000 多人,其中本科生有 19 , 000 多人。研究生和博士生人数为 8 , 500 多人,约占学生总人数的 30% 。目前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 1 , 000 多人,攻读各个专业的硕士和博士课程。

  国大是东南亚乃至全球非常著名的大学,文凭和学历得到国际的广泛认可, 2005 年被《泰晤士报》教育专刊列为世界科技类大学 100 强。《泰晤士报》在 2009 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首度公布亚洲地区大学排行榜,其中马来西亚的几所著名高校名列前 100 名,其中,国大位列第 51 名。

  6.马来西亚师范大学 (Universiti Pendidikan Sultan Idris)

  马来西亚师范大学 (Universiti Pendidikan Sultan Idris) 位于马来西亚霹雳州丹戎马林市的一所公立大学。苏丹伊德里斯师范大学成立于 1922 年,是马来西亚第一所师范类大学,同时是马来西亚高等教育最古老的职能性大学之一。 苏丹伊德里斯师范大学提供专科、本科、硕士与博士学位课程,主要专业有艺术、计算机与创意产业、舞蹈、教育 - 生物、教育学 - 化学、教育 - 地理、教育 - 历史、教育学 - 伊斯兰教育、教育 - 数学、教育学 - 品德教育、教育学 - 物理学、教育学 - 科学、马来西亚研究与教学、管理与经济学、音乐学、数学、戏剧及运动科学和教练等等。

  7.马来西亚敦胡先翁大学( Universiti Tun Hussein Onn Malaysia ,简称敦大)

  马来西亚敦胡先翁大学( Universiti Tun Hussein Onn Malaysia ,简称敦大)坐落在已故的第三任首相敦胡仙翁之故乡——柔佛州巴株巴辖。先翁大学始建于 1993 年 9 月,前身为一所理工学院。曾为敦胡先翁理工研究所或敦胡先翁大学学院。 2007 年 2 月 1 日,马来西亚政府同意授予大学资格。该校于 2007 年 3 月 2 日正式宣布更改现名。

  敦胡先翁大学一直致力于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工类人才培养。该校开设 8 个理工类院系,提供从专科、本科、硕士到博士的课程。主要专业有:航空工程技术 - 空中交通管制、航空工程技术 - 飞机维修、航空工程科技 - 职业驾驶、化工技术 - 生物技术、土木工程技术 - 建筑服务、土木工程技术 - 建筑、土木工程技术 - 环境、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 - 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 - 多媒体计算、计算机科学 - 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 - 网站技术、教育 - 教育管理、电气工程技术 - 电力、电气工程 - 能源系统、电子工程技术 - 通信和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 - 工业自动化、电子工程 - 通讯、电子工程 - 计算机工程、电子工程 - 机电一体化、电子工程 - 微电子、信息技术、机械工程技术 - 汽车、机械工程技术 - 制造、机械工程学、包装工程技术、房地产管理、食品技术、应用物理学、技术管理 - 建筑等等。

  **资料来自金吉列留学网


仅限内部研阅,请输入访问密码验证后继续浏览!

更多推荐

    Copyright © 中韵新零售运营服务(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rd. | 苏ICP备19061187号-2
    选择马来西亚的四个底层逻辑
    • 包容性
    • 安全性
    • 适应性
    • 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