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

8组照片告诉你:大马的过去和现在

走进大马
2020-06-06 12:15:00


images/1/2020/06/k4M78UUcQC5u9Fm48Z9FccMuCwQ8ff.jpg

  8月31日的国庆日、9月16日的 马来西亚日,都是马来西亚重要的日子。

  因为这两个日子,成就了现在的马来西亚。

  常常听爸爸妈妈、阿公阿嬷提起过去,说起马来西亚真的变了好多。让我们汇整马来西亚过去和现在的对比照片,来看看这几十年我国的变化,到底有多大!

images/1/2020/06/c6AxczlebELrxCCzLOxzB46BaCCZ4c.jpg

  (瑞天咸港,图片取自马来西亚华裔族谱中心)

  瑞天咸港(Port Swettenham)是巴生西港的旧时名字,港口在1901年9月15日正式运作,取名灵感来自当时马来联邦最高专员Frank Swettenha先生。

images/1/2020/06/QBE4PpFez4eAB6XAZEBAyfyfzAETzp.jpg

  (巴生西港,图片取自南洋商报)

  巴生港由西港码头、北港码头和南点码头(Southpoint)组成,现在的巴生西港更加繁华,负责处理巴生港的国际中转货物,西港拥有8.4公里长的码头泊位和逾187公顷的堆场面积。

images/1/2020/06/m7ZVvRB7LRrVTp8V2vpLjB2eTLR88e.jpg

  (旧时的Masjid Jamek,图片取自马来西亚华裔族谱中心)

  Masjid Jamek占米清真寺建于1909年,是吉隆坡最古老的一间回教堂建筑物。它处在的位置也鹅麦河与巴生河的交叉 处,由于锡矿的关系,此处也是吉隆坡第一个开发的地方。

images/1/2020/06/xxASA5ulqAwGWgAAPd6AOdAeaLHZhp.jpg

  现在的Masjid Jamek,图片取自star2.com)

  现在的占米清真寺,在2011年政府推行了“生命之河”计划,并在它前方建设了蓝溪川(Kolam Biru)后,改头换面。蓝溪川的音乐喷泉秀,也成为旅游热门节目之一。

images/1/2020/06/FYBNnntnqNytGz3lL9t2R6bRYnNQGn.jpg

  (旧时的Bukit Bintang和联邦酒店,图片取自马来西亚华裔族谱中心)

  Bukit Bintang的联邦酒店(Federal Hotel)是吉隆坡首家国际等级的酒店,它在1957年8月31日马来西亚独立前3天开业,见证我国独立。

images/1/2020/06/Qsm7IJJSJJzo6jYySrsYSjH9sMMv37.png

  (现在的Bukit Bintang和联邦酒店,图取自谷歌街景)

  数十年后的Bukit Bintang,联邦酒店已经不是当地唯一的高楼大厦。如今当地周遭交通繁华,是游客到访吉隆坡的旅游热点之一。

images/1/2020/06/RS22AZesz299SjAmKK9lA2L9zS8z9a.jpg

  (皇家管弦乐队塔的对比图,图片取自面子书@MalaysiaOldPhotos)

  吉打的皇家管弦乐队塔(Balai Nobat)目前用于存放皇家管弦乐队乐器,吉打州的皇家管弦乐为我国最古老的乐队,在1118年成立。

  吉打的皇家管弦乐队有一个传说,根据已故锺锡金的旧著《吉打二千年》,曾经有一位苏丹拥有一个庞大的果子园,他雇用了一名园丁管理。园内种有一株“Nanka”树,这棵树很特殊,每年只生一粒“Nanka”果,这园丁每年须把果子送给苏丹。

  不料,有一年,当这粒果子成熟时,园丁怀孕的妻子一时食欲熏心,取了唯一的“Nanka”果,遭苏丹的发觉而大发雷霍。虽然园丁的妻子承认自己因怀孕而做出上述行为,但仍被切腹而死。之后苏丹为此内疚,决定把孕妇的肚皮作为皇家管玄乐队的鼓皮,以示悼念。

images/1/2020/06/Cf93UDAm3JAYCMIzFfIYZciFud1iM5.jpg

  (旧时的黑风洞,图片取自面子书@MalaysiaOldPhotos)

  黑风洞(Batu Cave)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在一年一度的大宝森节,更是兴都教徒朝拜和还愿之处。

images/1/2020/06/jOd5s88xtg8tR8jjg5TftTC7747sgO.jpg

  (现在的黑风洞,图取自风采杂志)

  2018年,黑风洞管理层将具有代表性的272层阶梯漆成彩虹色,让当地成为打卡热点。

images/1/2020/06/qXEO5QQY5ZiQIIYiWploiFIEWRFro2.png

  (旧时的大钟楼,图片取自面子书@MalaysiaOldPhotos)

  苏丹阿都沙末大厦(Sultan Abdul Samad Buildings)是吉隆坡的地标之一,于1897年竣工。面朝独立广场的大厦,也是我国独立时刻的见证者。

images/1/2020/06/gLW9WJgDgu1FU9GznLu91lGEGL9jWO.png

  (现在的大钟楼,图片取自马来西亚旅游局官网)

  苏丹阿都沙末大厦是旅客打卡热点。数十年过去后,大厦外观没有太大的改变,如果不是建筑前方的车子款式和背景的大厦,我们恐怕难以从照片中,察觉时光的流逝。

images/1/2020/06/IO7O1BPUr1zoZSTsU1Oao1h11TUoSM.jpg

  (迷你粉红巴士,图取自星洲日报)

  旧时穿行 马来西亚 吉隆坡主要街道,载送客户的廉价粉红迷你巴士,是老一辈KL人的集体回忆。

images/1/2020/06/nqfFVvVlOfv8vuVvqFzflqLVV939R3.jpg

  (旧时的巴士票根,图片取自面子书@MalaysiaOldPhotos)

  现在在吉隆坡搭巴士,都是以一触即通卡(Touch n Go)搭乘。但过去搭巴士,都是以票根作为搭乘凭据。图为旧时候的联巴士,是甲洞/泗岩末来回Jalan Melaka巴士站路线。

images/1/2020/06/o99Ca7DuP1Av43a5Z55oM0RuPcp4XZ.png

  (吉隆坡Rapid KL巴士,图片取自 Rapid KL官网)

  现在吉隆坡最常见的巴士,就是Rapid KL巴士,部分区域提供双层巴士载送服务。

images/1/2020/06/b08gzp5tpUXs3G3uttu00ZXgTTkg5n.jpg

  旧时的槟城渡轮,图片取自面子书@MalaysiaOldPhotos)

  槟城的渡轮服务旧照片,当时的汽车数量不多,因此渡轮设计上并没有为车子预留太多空间。

images/1/2020/06/x8L5U0088Sd023WRPQ3QRLw9UK9950.jpg

  (旧时的渡轮船票,图片取自面子书@MalaysiaOldPhotos)

  以往搭乘渡轮时候的船票票根。在槟威大桥于1985年通车之前,渡轮是居民来往槟城两岸的主要交通工具。

images/1/2020/06/MADomRyXMCoAYlDC5RUU5mw2OdMn55.jpg

  (现在的槟城渡轮,图片取自面子书@PenangMyHometown)

  现在的槟城渡轮,拥有更大的停放汽车空间,一般上汽车会停放在渡轮底层,乘客则在底层或者顶层休息。

  仔细看下来,马来西亚真的变了很多。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马来西亚的许多地方都变得更加繁华,对比之下,可以看出我国发展步伐迅速,却不忽略历史人文的保存。

  像是“大钟楼”苏丹阿都沙末大厦的周围高楼林立,已是高度发展的城市,几乎看不见过去的时光痕迹。但作为历史建筑的大钟楼仍然如故,受到妥善的保护和修缮。

  在这么多组照片,哪一组令你印象深刻?留言和我们分享!


仅限内部研阅,请输入访问密码验证后继续浏览!

更多推荐

    Copyright © 中韵新零售运营服务(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rd. | 苏ICP备19061187号-2
    选择马来西亚的四个底层逻辑
    • 包容性
    • 安全性
    • 适应性
    • 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