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马来西亚留学 ||掌握这10个实用技巧,学术报告不用愁!

走进大马
2020-09-16 16:40:00


  一场好的学术报告,不仅可以通过交流激发出新灵感,还可能打开合作之门,为科研人员带来新机遇。而现实却是学术报告常常让人感到无聊、困惑以及冗长。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看完这篇文章会找到答案。

  最近,Nature的一篇文章给科研人员提出了10个实用建议,解答了关于如何做好学术报告的大部分疑惑:

  什么时候是演讲的“黄金时间”?

  ppt页面标题有啥讲究?

  要遵循“一分钟一张”的法则吗?

  “看”和“听”,哪种形式的信息让人印象深刻?

  快来解锁这份“演讲攻略”吧!

images/1/2020/09/DZl7l1FB42q44GmFw6GJb41jC1maJ4.jpg

  01、了解听众

  将所有的听众一视同仁是不明智的。

  在开始演讲之前,请对听众进行简短的评估:有多少人可能来听你的报告?他们对于报告主题了解多少?之前是否听过你的报告?

  许多科学会议持续一周,与会者每天都要参加许多演讲,心理疲劳是不可避免的,应尽量使内容易于消化。

  02、清楚你所传达的主要信息

  对某个特定主题有所了解很容易,但要将内容集中在一个中心点上,并确保听众记住非常困难。

  所以,制作ppt之前,请先用一两个句子写下要传达的核心思想,把与中心思想无关的内容全部删掉。

  03、抓住演讲的“黄金时间”

  演讲刚开始时,听众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

  因此,在最开始时,要把报告的中心思想传达给听众,并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讲些复杂的理论、技术。

  04、以讲故事的方式展开报告

  就像拍电影或画漫画时,要依照情节顺序画一些草图,由此可以选定角色、布置场景和效果。

  你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在笔记本上勾划草图来计划ppt的主线和内容。

  05、让听众“听”,而不是“读”

  普通成年人的阅读速度大约是语言表达的两倍。

  如果你把想说的内容都展示在屏幕上,听众会早早读完,等着你的演说重复,等待的过程会很无聊。

  因此,不要让听众选择听还是读。最好的办法是展示几个关键词,通过演讲扩充内容。

images/1/2020/09/vCRXrzHRhVqIXxRi4ZCYuU44ihNB4R.jpg


  06、把科研内容和“人”连接起来

  在演讲时,展示一些实验室、标本照片、现场照片、动画等,让听众将科研内容与你的工作联系起来。

  与听觉相比,视觉化的信息通常会让人印象更加深刻。

  07、简化并放大图表

  避免使用复杂的图形和表格,切忌把所有图像、整个表格堆在一张ppt上,不留任何边框或空白。

  过于密集、过小的内容非常不利于信息交流。尽量使每张幻灯片呈现一个图形元素,把那些对于论点至关重要的数据展示出来即可。


  如果有人询问细节,可以将附加图表和数据集分享给他。还要使ppt上的内容(包括图形、文字、照片)足够大,以便坐在后排和角落的听众也能轻松看清。

  如果面向的是非专业人士,要认真解释每个术语、坐标轴、图示的意义,同时要聚焦核心,避免冗余;

  如果面向的是专业人士,才可以考虑跳过这些。

  08、用句子做标题

  听众很容易分心,从而错过演讲者对关键图表或论点的解释。因此,演讲者每张ppt的标题要提供一个完整的句子。

  例如,要写“厄尔尼诺现象使冬天地表风力减弱20%”,而不是“厄尔尼诺现象和地表风力”。

  09、不必“一分钟一张ppt”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很多幻灯片,但只有在大多数幻灯片的信息量较低时才能打破这个经验法则。

  把你的演讲想象成一顿有固定卡路里限制的食物:听众可以消化的食物总量是有限的,你可以选择上几道丰盛的硬菜或20道小菜。但是,如果来十几个披萨,他们是吃不消的。

  因此,听众所能摄取的信息总量也是有限的,可以增加ppt张数但不要超过内容总量上限。

images/1/2020/09/nW43gwPw6LdpP4tlF66g982FF3jj2N.jpg

  总之,期刊论文是详细描述方法、分析过程、结论等细节的最佳方式,但演讲不是,ppt能简洁清晰地传递你做的研究及其重要性就够了。

  怎么样,这些技巧都学会了吗?祝大家都能做出完美的学术报告!


仅限内部研阅,请输入访问密码验证后继续浏览!

更多推荐

    Copyright © 中韵新零售运营服务(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rd. | 苏ICP备19061187号-2
    选择马来西亚的四个底层逻辑
    • 包容性
    • 安全性
    • 适应性
    • 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