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疫情颠覆生活方式 大空间房产需求高

走进大马
2020-09-20 16:00:00


images/1/2020/09/z799NCNQo922sMmasqC7MMPw2qQqWC.jpeg

  优质发展商不仅提供舒适家园,也有保留天然、绿化与友好环境,比如设有公园、步道及凉亭等设施,为居民提供身心健康活动空间。

  发展商以总体收缩、重点突破的策略在房市“憇息期”把握方向盘,尤以推动更多可负担价位的房产迎合需求,为当下房市增添现实意义,展望“疫过天晴”。

  期间,有实力的发展商仍会推出中高售价且空间舒适的有地房产,让有能力购屋者追求“生当作人杰,屋亦量身做”的目标,坐拥梦想家居。

  《南洋商报》整理7名产业界领导者的访谈或邮件回复,找出相关发展区的“基本盘”,也道出各个发展热点的格局,在谈房产资讯之外也把疫情当下情势出现的变化涵盖在内,是扎实的资讯,且适于投资参考。且看他们怎么说。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及行动管控指令的实行,不仅颠覆了人们的生活作息和工作方式,就连居家的要求和需求也已骤然改变。

  人们被迫居家办公作业、线上学习及进行各类活动,进而导致购屋者开始提升对居家的要求,发展商也必须洞悉市场的最新脉搏,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兼顾公共私人空间

  其中一个最明显的改变,就是由于活动空间有限,不少居住在公寓的国人,有意转向购买空间相对较大的有地房产,后者的询问度也因此相应大大提高。

  疫情的新常态下,购屋者对于居家的要求,会偏向于注重生活空间及房子的规格,兼顾家人的公共空间及独立的私人空间。

  对发展商而言,他们则必须认真思考和重新规划产业项目,例如房产项目的设计能弹性调整,满足购屋者日常需求的便利,并更有效地符合类似冠病疫情来袭时,所需遵守的防疫措施及标准作业程序。

  趁“憇息期”精化服务

  和丽园发展有限公司创办人兼董事经理拿督张润安掌握时局脉动及了解市场的需求,他发现民众对房产自居的需求仍殷切,并不会随着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而消失。

  “如果处在优越的成熟地点、且价位介于30万至80万令吉的有地房产,符合市场的现有需求,仍受到市场的欢迎,发展商应较专注发展这类型房产。”

  张润安强调,发展商不能“坐井观天”,一味去发展自身认定的房产,他提醒:“我们必须去建造市场需要的房产,就像在一个欢乐场合上,我们应该唱大家喜欢听的歌。"

  谈到房产投资,他说,这实则是一种信心指数,当疫情过去,人民的信心回来,投资情绪也就会回归,长远来看,房产仍是有利与稳定的投资。

  他不畏这期间的经济萎靡不振,反倒趁这段“憇息期”,精化本身的产品及服务,拟定更完善的房产策略,掌握最合宜的推售时间,来迎接疫情后的春天。

  3要素带动房产

  “疫情的关系,许多发展商暂时搁置新计划,把精力放在现有存货的推售,且配合政府推动的拥屋计划(HOC),给予不错的优惠。待现有市场存货陆续售出后,所剩单位越来越少,秤头就会平衡,最终倒向另一边(需求)。”

  他提到3大关键要素,即政府的力度、基础设施的强度及发展商的态度,结合一块能发挥作用,再次带动柔佛的房产发展。

  弹性调整设计

  Gunung Impian发展私人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木兴指出,目前冠病危机未解,发展商将需吸取疫情的教训与经验,思考产业项目能够更具伸缩性调整,更有效地符合类似疫情来袭时,所需遵守的防疫措施及标准作业程序。

  “发展商未来在房产项目的设计需要能够弹性调整,为民众满足日常需求的便利,同时符合相关条例。"

  他坦言,疫情对发展商造成负面冲击,发展商纷纷转向线上销售、促销和宣传,但许多购屋者还是要实体看房,慎重做决定。

  “发展商须观望今年10月以后的市场走势,再决定明年要推出的项目。预计市场会等到明年初或第一季才会恢复疫前水平。”

images/1/2020/09/FuMsT5cV99wCWZ6nc3Gu3ycDTyG6OW.jpg

  建可负担有地房宅

  为迎合目前的市场,他建议推出40万至60万令吉可负担价位的有地房宅,屋型以双层排屋为主,甚至可推出单层排屋。

  “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是一个城镇项目能周详规划,满足民众的日常需求。"

  柔州地广可少建公寓

  永固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吴沺勳认为,柔佛州拥有广袤土地资源,无需兴建过多的公寓大楼,反倒中档价位的房屋受到鼓励。

  “本公司一直以来较专注有地房宅的建设,接下来将推出更多可负担价位的房屋来满足市场需求,协助更多人一圆拥屋的梦想。”

  他披露,每一个发展计划的土地,有53%给予政府作为道路、学校、幼儿园、宗教及其他公共空间的用途,发展商可发展的面积仅剩47%,州政府和地方政府须削减土地开发的高额费用,包括开发费、土木规划费,以及支付给地方政府和公用事业公司的提升基础设施服务费和水电衔接费等费用。

  应给优惠刺激买房

  “这些合规成本非常高,进而推高房屋售价,超出了许多人民的承受能力。政府一旦协助发展商减轻这类成本开销,将可以降低房屋的价格,人民从中受惠。”

  但他坦言,冠病疫情威胁仍在,许多人倾向于手握现金作储备,目前购买房产并非优先考量。这期间若要鼓励人们购买房屋,应给予印花税豁免等优惠,银行须提供买家低利率的简易贷款服务,政府也应鼓励外国人在柔州购屋。

  有地房产询问度高

  嘉联集团销售部总经理林三兴分析,疫情期间房地产成交量萎缩,房产市场开始趋向调整房产配套、下调房价但幅度并不高,主要是发展商需承担房屋造价成本与开销。

  行动管控令实施期间,他发现不少居住在公寓的居民因活动空间有限,渐渐有意转向购买有地房产,令有地房产询问度相当高。

  “此时灵活设计房产配套是关键,兴建有地房产更为保险和有机会出售,比如推出售价30万令吉的可负担型房屋,或者设计自住型有地房产,以刺激购买力。”

  他以该集团配合市场推出的双层排屋为例,需求强劲,高价或中价的有地房产询问热度不减。

  他相信,房产市场需要等到明年初才会恢复疫前水平,惟期间不缺利好因素出现,比如马新政府7月签署柔新捷运系统(RTS)计划的双边协定,料会带旺新山区房市。

  他预测,一旦房产交易萎缩周期结束,一些手上拥有充裕现金的购屋者会进场买房,新山区有地房产的房源稀少,以后更是寸土寸金,这类房产将继续增值。

images/1/2020/09/csQ2B05SC0Qa5BcMRGz5mW0W05c22o.jpg

  越堤族暂缓购屋

  联马置地集团董事(城镇)黄健光说,银行延缓还贷6个月的宽限即将在9月杪截止,房地产市场或会出现抛售压力,不过新房市场的走势不受二手房产的牵制。

  买家购买二手屋需厘清许多细节如房屋品质、接洽产业经纪、律师收费、房屋验收及申请贷款问题等。

  “反观购买新房产,只要选择一家值得信赖可靠、品质和商誉良好的发展商。”

  他提到,疫情令国内房市放缓,尤其越堤到新加坡工作的大马人,在柔州房产购屋者占有相当比例,他们关注失业和收入问题,一些人被迫“踩刹车”暂缓购屋。

  “此外,柔州政权今年2月易手,市面上还有大批未脱售的土著单位,发展商向州政府申请开放,转换成非土著单位事宜,只好一等再等。”

  谈到公寓项目,他点出,公寓倘若建在好地点和房价有竞争力,必能带动房产市场,以御景园的Camellia精美公寓单位为例,这项位于新山东北区,售价介于25万至30万令吉以上的可负担型价位房产于推介礼后的两个月内售罄。

  打造优质社区

  林柭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拿督威拉林佳助谈到公司策略,即发展商的角色不只是建造和售卖屋子,更重要的是如何打造一个更优质的邻里和社区,及让顾客以居住在乐森世纪项目为荣。

  他说,在购屋时,产业地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该公司发展的乐森世纪项目位于新山市中心,地点优越且靠近新山关卡,因此吸引不同类型的买家如在本地和新加坡公干的年轻人,以及北马甚至是东马前来求学和工作的人。

  进场买房良机

  “即使在管控期间无法参观示范屋,还是有许多顾客通过手机或社交媒体联系我们,并想了解关于我们项目的详情,我们通过面簿线上直播看房,Zoom Meeting 或 3D 视相等方式给予顾客讲解。"

  他认为,对于本地买家,这个时候未尝不是一个进场的良机。因为许多发展商的房价比之前实惠,甚至还提供额外的优惠配套,加上目前的银行利率是近几年来最低的一次,所以该公司有信心这个时候还是会吸引到一些有能力或是真心想购房的买家进场买房。

  他说,柔佛房市也从本地市场迈入国际市场,近几年许多的外资注入及引入许多国际名校到依斯干达教育城,吸引许多本地与国外的人在这里工作和求学。

  邻里设施多元化

  绿盛世南马区总经理潘炎展说,宣布管控令后的3个月内,民众被迫在住处办公、学习及各类休闲活动,进而导致人民开始提升对居家的要求,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他举例,新常态下住户看到无线网络是必需品、需要严密的多重保安设施,他们更注重生活空间及房子的规格,兼顾家人的公共空间及独立的私人空间。

  “绿盛世社区具备缜密的城镇规划及多元化的邻里设施,并由专业团队进行管理和维护,如俱乐部、运动设备、跑道等。"

  他说,发展区内的商业中心也稳健成长和提供居民不同的需求,社会10公里内的有完善基础设备,为居民带来生活便利。发展区在日臻完善的基础上,陆续增添购物商场、医院、大专院校、体育休闲场所等人性化配套,构建优质全龄综合型居住社区。


仅限内部研阅,请输入访问密码验证后继续浏览!

更多推荐

    Copyright © 中韵新零售运营服务(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rd. | 苏ICP备19061187号-2
    选择马来西亚的四个底层逻辑
    • 包容性
    • 安全性
    • 适应性
    • 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