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来自燕窝的忠实爱好者,教你怎样最大化吸收燕窝营养~

走进大马
2020-01-10 15:45:00


  燕窝怎么吃最营养

  关于燕窝,小伙伴们应该都不陌生,它是养颜中的佳品,上等的滋补品。不过很多朋友们都只知道它的营养价值,却不知道到底怎么吃才能最好的吸收燕窝的营养,那么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燕窝到底怎么吃,才能够完全吸收它的营养!

images/1/2020/01/jXheeVGfO5ZEkEVA519wvDGaW1qBG3.jpg

  吃燕窝的最佳时间

  早上7:00-8:00空腹吃或晚上10:00-11:00空腹吃;

  空腹吃可以让身体直接吸收燕窝中所含有的营养。人的身体,从夜晚9点开始,就进入了各个体内器官的修养排毒的过程,晚上9点-11点,是淋巴系统的排毒过程。11点-凌晨1点,是肝脏排毒时间,1点-3点是胆排毒时间,3点-5点和5点-7点依次是肺部和大肠的排毒时间。那么到了早上7点-9点,人体需要大量吸收营养素了,这时摄入高营养的燕窝,最容易被人体吸收。

  吃燕窝的食量

  成人每天2g左右儿童和老人每天1-1.5g;

  关于燕窝的食量,成人如果坚持每天2g左右纯燕窝,效果最好。相比于隔天吃3-4g、每周2-3次,每次一盏的吃法,虽然总的量差不多,可是身体的反应的确不同。

  老人和儿童吃燕窝,不要太多。每天1-1.5g就足以保证身体所需的营养了。

  吃燕窝的搭配

  燕窝最好的食用方法就是单独炖煮,单独食用。一般来说,儿童和老人,适合用米粥配合燕窝。青年人适合最简单的冰糖燕窝,或者搭配一些水果和植物蛋白饮料。最近研究各种植物的成分,发现菠萝和燕窝一起吃,会有促进蛋白质分解吸收的功效。

images/1/2020/01/CKxBkXkLelqenT7iXXyKpLLy6CkLEc.jpg

  燕窝泡发

  为了保护燕窝的营养,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功效,泡发的过程也很关键的:

  ①用常温纯净水浸泡5分钟,然后换水;这是为了清洗掉表面的灰尘和杂质;这时把燕窝捞出来时,应该是比较完整的形状。

  ②换水后浸泡40分钟左右,用镊子夹出细毛和杂志,同时把燕窝撕开成一丝丝的,燕角部分太厚的地方撕开即可,不需要撕成粉碎。

  ③不换水继续泡发1.5小时左右;这时泡发水的高度应该是刚刚好没过燕窝不超过1厘米,炖煮出的燕窝效果较好。

  ④燕窝富含水溶性蛋白,炖煮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营养融入汤中。

images/1/2020/01/mhO0jqu2QshOZh6aj6u6U0tCJHzoh6.jpg

  燕窝的炖煮和保存

  燕窝在炖煮时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水量和火候。炖盅里的水,没过燕窝不超过1厘米为最好。用文火隔水炖煮20-35分钟(不同炖具时间会不同),炖煮时间不宜太久。

  不同类别的燕窝的泡发和炖煮时间(不同炖具 时间会不同)

  关于炖煮时间,和炖煮所用的器皿还有计时标准相关的。如果大家用的是普通的锅,里面垫一块毛巾上面放炖盅的话,那么会比流行的电炖盅传热更好,从锅里的水沸腾后开始计时即可。如果大家用的是电炖盅,炖盅外面的水热起来都需要很长时间才可以,如果从启动开始计时30分钟,可能外面的水都还没有热呢,自然炖煮效果不好啦,这些炖盅就需要从外面的水咕嘟咕嘟冒泡泡开始计时,可以比标准炖煮时间增加5分钟左右,效果比较好。

  炖煮好的燕窝,因为已经含有非常多的水分了,不可能干燥处理,因此必须放进冰箱里,一般建议1周内食用完。

images/1/2020/01/Z16q2oazpNHop6xA1vh26OAA51Xh62.jpg

  大家还需警觉的是:

  ①泡发水换掉:在加工燕窝过程中,必须经过清洗和消毒的步骤。对于市面劣质燕窝,需要换掉泡发水,一种是洗掉胶水,另一种是使用了工业双氧水等有害物质消毒漂白,希望顾客多换几次水,减少危险。

  ②使用热水泡发:燕窝应该用常温水泡发(优质燕窝),热水泡发是为了溶胶(劣质燕窝)。

  ③一般足干纯燕窝,没有刷胶的情况,完全泡发时间建议不超过3小时,包括燕角部分,在过程中撕开的话,也不会有成块的白白的样子。泡发5小时以上甚至隔夜泡发,都会对营养产生不好的影响哦。

images/1/2020/01/TqduDbzJUXbcuMZUetUxegkqU2gu2Q.jpg

  吃燕窝的注意事项

  1、感冒发烧和肠胃病严重患者,不要吃燕窝;

  2、经过验证对燕窝蛋白质过敏者,不要吃燕窝;

  3、婴儿太小不建议吃燕窝,等可以吃辅食的时候,再考虑把燕窝做成流食,在妈妈监督下食用。


仅限内部研阅,请输入访问密码验证后继续浏览!

更多推荐

    Copyright © 中韵新零售运营服务(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rd. | 苏ICP备19061187号-2
    选择马来西亚的四个底层逻辑
    • 包容性
    • 安全性
    • 适应性
    • 便利性